软下疳的发病原因哪些软下疳健康饮食

2019-09-22 14:33:10 来源:
分享:

软下疳的发病原因哪些?

专家指出,引起软下疳发生的病毒是杜克雷嗜血杆菌,这种病菌属嗜血杆菌属,为革兰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长1~1.5m,宽0.5~0.6m。菌体两端常相互连接呈链状排列,多条链平行,呈鱼群样。该菌无鞭毛、芽孢或荚膜,不能运动。该菌具有硝酸盐还原酶,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氧化酶试验和碱性磷酸酶试验阳性,过氧化氢酶试验和卟啉试验阴性。

在进行不洁性行为接触时杜克雷嗜血杆菌可以从直接进入另一方皮肤组织内部,使局部皮肤和组织引起感染,与此同时经淋巴管引流到腹股沟淋巴结。机体在清除软下疳病灶中杜克雷杆菌时,有多形核白细胞参与。绝大多数患者发病都是由于性接触而传播的。

在软下疳患者一定不要与配偶或者是性伴侣接触,以免交叉感染,病毒发生变异,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即使是使用安全套也不能完全避免病菌的传播,因为这种微小的病菌很可能从安全套的缝隙中穿过,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避免发生不洁性行为或者是不安全性行为,这有助于降低软下疳发病的机率,对于软下疳这种性病患者们要高度的重视,发病初期是最佳的治疗时机,软下疳患者应该去正规专家的医院接受科学疗法治疗。

本病的特征是生殖器部位的溃疡和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明显。软下疳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播,即此病99%以上通过性交传染。**之比为10∶1。一般经不洁性交2~6天的潜伏期后发病。男性患者好发于冠状沟、包皮、龟头、肛门,女性患者好发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尿道、子宫颈、肛门,其他部位少见。

软下疳的皮损特征:初起损害为炎性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斑,1~2天后发展为脓疱扩大,破溃后形成多发性、凿形、坏死形,具有锯齿状潜蚀性痛性溃疡。溃疡表浅,底部有灰黄色猪油样脓苔,覆盖很多脓性分泌物,周围炎性红晕,触之柔软。下疳数目初期1~2个,因自身接种,周围可出现2~5个成簇卫星溃疡,一般经过10~60天愈合,愈合后留有瘢痕。

约有半数病例可伴发单侧(左侧多)腹股沟淋巴结炎及软下疳横痃。淋巴结肿痛,可形成单腔脓肿,有红肿热痛,波动感,即软下疳横痃,破溃后形成鱼口。女性患者很少形成溃疡和淋巴结炎。男性患者可因包皮长期反复发生炎症,使包皮口缩小,包皮与龟头形成粘连,不能翻转而成嵌顿包茎。也有因阴茎毁坏性溃疡侵及尿道,而致尿道狭窄,有时可同时伴有梅毒螺旋体感染或继发其他性病,如淋巴肉芽肿或腹股沟淋巴肉芽肿。

软下疳食疗方:

1)、黑豆、甘草、赤皮葱、槐条各20g,水煎局部洗涤。红肿热痛者加用鲤鱼胆外搽。

2)、溃疡口肉芽新鲜者,溃口掺生肌散;肉芽晦暗者用紫色疳疮膏外敷。

3)相关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补中益气丸,知柏地黄丸。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文章来源:舟山比较好的性病治疗专科医院
分享: